空心玻璃砖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心玻璃砖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模制、非承重的建筑及装饰用空心玻璃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T 2828.1 - 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3159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GB/T 1024-2001 出口空心玻璃砖检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空心玻璃砖 hollow glass block
周边密封、内部中空的模制玻璃制品。
3.2 内表面 inter surface
玻璃砖的空心内部表面。
3.3 剪刀痕 scissors track
剪切玻璃液时产生的剪刀印迹。
3.4 料滴印 drip mark
料滴落入成型模具时产生的足状印迹。
3.5 冲头印 press head mark
料滴受冲压过程中产生的玻璃砖内表面外观缺陷。
3.6 模底印 mold mark
料滴受冲压过程中产生的玻璃砖外表面外观缺陷。
3.7 玻璃屑 glass dreg
封闭在玻璃砖空腔内的玻璃碎屑。
3.8 麻点 mottling
玻璃砖外表面上由点状凹坑组成的线状痕迹。
3.9 熔接缝 fuse seam
两个半坯熔接合缝线。
3.10 缺口 gap
两个半坯熔接处出现的空隙。
4、分类
4.1 外形
空心玻璃砖的外形可分为正方形、长方形、异形。
4.2 颜色
空心玻璃砖分无色和本体着色两类。
4.3 空心玻璃砖的外形及结构见图1
5 、要求
5.1 总则
本标准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对应条款见表1
5.2 外形尺寸
5.2.1 外形尺寸长(L)、宽(b)、厚(h)的允许偏差值不大于1.5mm
5.2.2 正外表面最大上凸不大于2.0mm,最大凹进去大于1.0mm,
5.2.3 两个半坯允许有相对移动或转动,按6.1.2检测时,其间隙不大于1.5mm。
5.3 外观质量
空心玻璃砖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规定
5.4 颜色均匀性
正面应无明显偏离主色调的色带或色道,同一批次的产品之间,其正面颜色应无明显色差。
5.5 单块质量
单块质量的允许偏差小于或等于其公称质量的10%,其公称质量见附录A。
5.6 抗压强度
平均抗压强度不小于7.0 N / mm² ,单块最小值不小于6.0 N / mm ²
5.7 抗冲击性
以钢球自由落体方式做抗冲击试验,试样不允许破裂。
5.8 抗热震性
冷热水温差应保持30℃,试验后试样不允许出现裂纹或其他破损现象。
6 试验方法
6.1 外形尺寸
6.1.1 测量仪器
—— 游标卡尺: 精度不低于 0.02 mm
—— 钢 直 尺 : 精度不低于 1 mm
—— 垂直测量平台 : 平面度精度不低于 0.5 mm , 垂直度偏差小于1°
—— 塞 尺 : 精度不低于 2 级
6.1.2 测 量
—— 用游标卡尺测量长(L)、宽(b),在四个角上测量厚(h)。
—— 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砖面的下凹,用垂直测量平台和塞尺测量砖面的上凸,精确到0.1 mm.
—— 测量两个半坯之间的相对移动或转动时,将空心玻璃砖垂直放到测量平台上,然后用塞尺测量其与测量平台间的最大间隙,精确到 0.1 mm , ( 见 图 2 )
6.2 外观质量
6.2.1 散射光线下,直视空心砖正面,距离1m,观察是否存在线道、
料滴印、模底印、冲头印和油污,其它缺陷可在任意距离观察。
6.2.2 用游标卡尺和钢直尺测量气泡、结石或异物、
玻璃屑、划伤、麻点等缺陷尺寸。
6.3 颜色均匀性
将样品竖直摆放成两层,每层3块。观察者面对样品正面,在散射光线下,
目视观察其正面是否有明显色带或色道,
然后在距离 4m 处,目视观察,比较样品间的颜色。
6.4 单块质量
用精度不低于0.3级的电子秤逐块称量,测量精确到 0.01 kg 。
6.5 抗压强度
6.5.1 施压负荷力
应按照图3对空心玻璃砖施加负荷力F。
6.5.2 试样制备
6.5.2.1 符合GB175规定的 42.5级 硅酸盐水泥灰浆,
均匀涂抹于空心玻璃砖的加压面,并保证加压面平行(见图3),
水泥厚度应为 (10±2) mm。
6.5.2.2 覆盖上水泥层的空心玻璃砖,应放在温度 (23±5)℃ 、
相对湿度 60% ~ 70% 的空气中保养(168±2)h
6.5.3 试验设备
抗压强度试验使用符合 GB/T 3159 规定的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6.5.4 试验步骤
将制备好的试样置于试验机工作台上,
以每秒 0.2N / mm² ~ 0.4N / mm²的速度
对试样增加负荷,直至破裂。
6.5.5 计算
以玻璃砖破裂时的最高压力值来计算抗压强度值,
抗压强度值得计算按照式(1)进行
P=F/S ... ... ... ... (1)
式中:
P —— 抗压强度,单位牛顿/平方毫米 ( N / mm² )
F —— 最高压力值,单位牛顿( N )
S —— 加压面的面积,单位平方毫米 ( mm² )
6.6 抗冲击性
6.6.1 试验设备和用具
—— 两根长度不小于试样宽度的木棱柱;
—— 质量为( 150±1 )g 的钢球;
—— 落球支架。
6.6.2 试验步骤
6.6.2.1 将试样的正面平放在两根平行设置的木棱柱上,
将木棱柱放在没有异物的干细沙上。
6.6.2.2 钢球从 400mm 高度, 自由落在试样的正面中部,
观察试样是否破裂。
6.7 抗热震性
6.7.1 试验设备和用具
装试样的框架
热水池
冷水池
温度计,精度不低于1℃
6.7.2.1 试验前应将试样放置在实验室内,时间不得少于30min ,
实验室温度应保持在 ( 23±5 )℃。
6.7.2.2 用温度计测出冷水池中的水温 ( 冷水池中的水量至少被测试样总体积的5倍)
冷水池的水温与温室的温差应小于10℃。
6.7.2.3 将装有试样的框架浸入热水池中(热水池中的水量至少为被测试样总体的2倍),
使试样完全浸入水中,根据5.8规定的温差调节好热水池水温,
试样在此水温下保持时间不少于30min。
6.7.2.4 将装有加热试样的框架在 ( 10±2 )s 的
时间内移入冷水池,持续( 60±5 )s,
取出试样,观察是否出现裂纹或破损。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http://proc33e91.pic20.websiteonline.cn/upload/gf3m.pdf
源文件下载链接